古建文物傍“豪华会所”是监守自盗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2-19 围观:1735次

在著名历史文化街区福州三坊七巷,一些名人故居和古建筑被出租经营,还出现了消费不菲、门禁森严的富贵“私人会所”,三坊七巷甚至被称为“酒肉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1月25日,新华社)


  面对世界,国人可以很骄傲地称,我国是5000年的文明古国,然则痕迹何在?除了考古发现的墓葬,存在于地面上可见可感的历史文物,民众能看到多少?这些文物何以如此迅速地销声匿迹?福州三坊七巷最后沦落为“酒肉巷”,出现消费不菲、门禁森严的“豪华会所”。文物破损消逝的缘由可见一斑。


  古建文物傍“豪华会所”在现实生活中几成常态,故宫建福宫内建私人会所、南京美龄宫经常对外承办婚宴,承德避暑山庄内建“豪华私人会所”。而面对商业利益,部分地区对古建文物进行破坏已成习惯,近年来呈高发态势:从江苏镇江入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宋元粮仓遗址,到安徽泗县近千年的释迦古寺,一些地方近年频频爆出文物古迹在商业开发中被毁事件。民众在声讨这些“豪华会所”侵占损害文物场地、古建文物被无情毁坏时,往往指责“商人重利”而破坏文物,其实,文物保护者才是监守自盗的罪魁。


  文物保护部门承担保护古建文物的重任,也被看做是“清水衙门”,待遇和薪酬有时候很成问题,部分地区只能靠政府拨款来维持生计。于是,很多地区的文保单位片面追求绩效和利益,“靠山吃山”,妄图榨尽“文物”的附加值来提升自己的待遇。一些官员打着保护文物的旗帜,号称“自给自足”:用商业开发古建文物的手段筹措资金,进而再用这笔资金保护文物。其实这是一个谎言,文物在开发中被损坏,保护无从谈起,仅仅只是经济开发的借口,捞钱才是部分文保单位的初衷。


  这些文保部门挖空心思地占用全体国民的文物物品,并且和“唯利是图”的商人达成协议,虽有“合理开发”之名,但实为利用文物疯狂敛财,祖宗留下的属于全民的遗产,沦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和噱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他们要么被地产开发商铲平,为楼盘建设让地;要么被过度商业开发,直至面目全非而不得不拆毁。倘若任古建文物傍“豪华会所”成为风气,那么更多的“三坊七巷”将会在商业浪潮中成为废墟。


  文保部门本应该恪尽职守,代表民众管理这些“祖宗遗产”,但可惜的是,他们只看到了文物所附带的经济利益。部分管理者都将文物视为“香饽饽”,既然搬不走,就要“招商引资”,带动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发展并不只有耗尽“祖宗遗产”这一种手段。拿古建文物傍“豪华会所”,虽然使当地商业经济得到拉动、文保部门挣得“盆满钵满”、商人也乐于去背黑锅,但是谁来为历史文化负责?这类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对历史文化毫无敬畏之心的行为可以休矣。
文章标签: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