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瓦作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9-07 围观:3167次

瓦作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瓦作

一、概述

瓦作系指中国古代建筑屋面工程作业。中国古代的瓦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均为陶瓦。琉璃瓦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

瓦作在型制上也可分为大式小式两大类。大式瓦作用筒瓦骑缝,脊上装有的脊瓦,吻兽等构件,材料使用琉璃瓦或青瓦,多用在宫殿、陵寝、庙宇等建筑上,但不一定限于大木作上。小式瓦作上不设吻兽,多用板瓦,个别也用筒瓦的,材料只用板瓦。向上略作凹曲的板状瓦叫板瓦,板瓦在屋面上每一列形成一条排水沟,叫做一陇。每陇最下一块带有如意头状者叫做滴水。半圆状的瓦叫筒瓦筒瓦用于覆盖陇缝。最下一块筒瓦带有圆形的瓦头,称作勾头瓦当

二、大式屋脊瓦作

因屋顶形式不同,大式建筑的屋脊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一)、屋殿顶

屋殿顶有四坡五脊,正脊的骨架是脊桁与扶脊木,垂脊的骨架是由戗和角梁。正脊两端安设正吻。清式做法的正吻是一种龙头形的装饰,张开大口咬着正脊。吻下山面设吻座,承托正吻。吻背上有扇形的剑把,吻背后有小型背兽(422)。正吻常由若干块预制件拼垒而成。两个正吻之间即为正脊。

这些瓦件在大式建筑中通通使用琉璃瓦。琉璃瓦的等级还用色彩加以区别:以黄色为最高,成为皇帝所使用的宫殿、陵寝、苑囿,以及部分寺庙主要建筑中琉璃瓦的专用色彩。其次为绿色,王公们使用的建筑和部分寺庙建筑中用之。以下有兰、紫、黑、白等色。当一种屋面上使用两种色彩不同的琉璃瓦,而其中一种色彩为主,另一种色彩的琉璃瓦沿屋脊、檐口等处布置,这种做法叫做剪边。单色的琉璃瓦屋面的型制又高于剪边做法。

垂脊做法分为两段,以垂兽为界。垂兽前为兽前段;垂兽后边为兽后段。兽前段从最下端起,在仔角梁头的套兽榫上安放一个套兽,用以保护仔角梁头。其上安设扒头窜头作为仙人的座。在垂脊下部排列着一系列的特殊瓦件:仙人走兽仙人总是排在最前面。其后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吼、猴。这些走兽数量的多寡依屋面坡身大小和柱子高矮而定,但是走兽的数目应为单数。最后一个走兽后面放一块筒瓦,接着便是垂兽(423)。

垂兽必须正好安设在正心桁的中线上,或正面与山面正心桁的交点上。兽后段垂脊做法和正脊大略相同。

(二)、硬山顶与悬山顶

这两种屋顶在大式做法中垂脊上的垂兽位于檐桁檩中心线之上。垂兽前也安放仙人走兽等瓦件,但仙人在安设时应与垂脊坐45度角斜放。垂脊外面的两山顶部,将勾头和滴水与垂脊成正角排列在博缝之上,称作排山勾滴。若建筑物有正脊,则排山勾滴位于正脊中线处的在山面上使用勾头;若建筑物不做正脊,譬如卷棚式做法,则在正脊中线位置上的山面上使用滴水(423

(三)、歇山顶

歇山顶是由悬山顶与屋殿顶合成的。其垂兽由正吻至垂兽间的做法与悬山顶相同。其垂兽以下部分的做法和屋殿顶相同,只是这时由垂脊斜伸向屋角的脊称为戗脊

(四)、悬鱼、惹草

悬鱼装设在悬山顶或歇山顶山墙两坡博缝的相交处,花样很多,极富装饰性。最初这个构件雕做鱼形,意为避火。一般木博缝处用木悬鱼,砖博缝处用砖悬鱼。在大式建筑中,于木博缝板外面,在桁头分位处常钉上一些钉子,成梅花或其他样式,重要建筑用金色的钉子。一方面可固定博缝板,另一方面可起装饰作用。而沿两坡博缝板的斜面,在桁头分位下边,可装上如意形的雕饰,称作惹草425

三、小瓦屋脊

小式建筑一般均使用灰色小瓦,又称蝴蝶瓦灰瓦,是民间建筑中大量使用的瓦件。它即可作底瓦,又可作盖瓦,甚至可用以叠砌屋脊和局部装饰。

北方的小式建筑常做成清水脊。脊的两端以30——45度的斜度向上起翘,称为鼻子。下面作鼻盘,可用有雕花的砖砌成,在下为扒头圭脚426)。还有一种皮条脊的做法,即取消清水脊中的鼻子和鼻盘,端部加勾头(426)。

南方屋脊的形式很多,有的起翘甚高,正脊处形成一条圆润的曲线。脊身可用瓦、砖实砌或空砌。也可做雕饰或粉刷。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