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园琴韵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3-25 围观:3246次

怡园精致典雅,疏朗宜人,集宋元明清江南古典园林之所长。百余年间,诗声、琴韵、曲音绵延不绝,翰墨丹青香飘不断,儒雅之气、文化之脉常盛不衰。怡园园主顾文彬之子子顾承,因得宋元四年(1089)东坡居士监制玉涧流泉琴,对琴独有所钟,更憧憬“高山流水得知音”的理想生活,故筑“坡仙琴馆”以贮之,并与琴师王石香研习琴理于其中,“坡仙琴馆”馆西为“石听琴室”,长窗之外,立有二峰,其状如两位老翁凝神听琴,室因此而名。馆外,栽有梧桐树,梧桐枝为绿色,皮层光滑,宛如碧玉琢就。梧桐叶形状秀美,亦能舞秋风,自古相传梧桐为凤凰所栖之树,而音律的产生据说是从凤和凰的鸣叫声中获得启发而来的。

建琴馆,立峰石,栽梧桐,从中可见园主用心之良苦,也可见园主构思之巧妙,这一组描述琴文化的景点,是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奇葩。

琴因馆设,馆以琴扬,从此,在怡园中大大小小琴会雅集不时举行。

1919年仲秋,著名琴士叶璋伯,寓居吴门。叶璋伯生平行踪所至,必访操缦雅士商榷研讨,与怡园主人顾鹤逸相交恨晚,乐共晨夕,又有吴浸阳加盟,相互探奥索窍,精究琴理,因思大集琴侣,一堂商讨,藉以兴起绝学,继往开来,于是发柬遍邀同调,假怡园胜地,于是年八月二十五日举行琴会。会琴之举,不仅在集崐合同调,拂弦操缦,尤其在集思广益,昌明琴学,因而深得同道欢迎,大家同声相应,千里逢迎,胜友名园,盛况空前。参加琴会的除了叶璋伯、顾鹤逸、吴浸阳外,还有陈墨泉、劳于庭、郭诚斋、符华轩、郑觐文、卢伯寅、吴兰荪等当时的名家共计32人。而因道远事阻未能赴会者,纷纷修函赋诗,以寄倾慕向往之情。

琴会期间,琴侣咸集分外高兴,畅抒友情,研讨琴学,热闹非凡。为纪念琴会盛事,吴昌硕作《怡园会琴记》,李子昭精心绘作《怡园会琴图》长卷,园主顾鹤逸逢更为怡园会琴图题诗纪念:“雅道直追桓君山,使材广鬼朱乐圃;众人解品唐时弦,差喜蜀僧能语古。山馆更藏坡仙琴,相对亦足涤烦襟。月明夜尽当无事,来听玉涧流泉琴。”会毕,叶璋伯又复镌石藏园,作为鸿雪留痕。

自此,吴门琴社常在怡园石听琴室、坡仙琴馆会琴、老少咸集,八方会聚,琴声优雅,琴风流长,在吴中大地传为佳话。

最近,“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和昆曲一样,古琴也和苏州古典园林有着不解之缘,琴声、曲韵、园姿……高山映流水,笙歌归院落,而作为人类的优秀遗产,它们都是不朽的。

文章标签: 古典园林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