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规划理念探索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5-03-16 围观:4146次

    太湖山水丰富的风景资源孕育着吴文化的繁荣文明,吴文化的肥田沃土又促进了吴中风景园林环境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太湖风景名胜区的风景园林一开始,就和吴文化的发展紧紧结合在一起。公元前六世纪吴国从富裕走向强大,阖闾为王以后,在建大城的同时,又在西南郊筑姑苏台、长洲苑,在太湖西山的消夏湾与练渎等地建造了一些设施。到了夫差执政时期,原来作为国防巡狩和水军训练的种种设施,逐渐变成了登山临水的游乐设施,夫差还为西施、郑妲等人在灵岩山建造了景色优美的馆娃宫,将练渎内艨冲改为波殿蟾宫的游湖龙舟……从此吴国又从强大走向灭亡,这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为历代骚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素材,激发了情思,留下了动人肺腑的诗词赋记。

    汉代以后,道教、佛教陆续出现于太湖风景名胜区,各类道教、佛教的宫观寺庵,在鼎盛时期,单是吴县东山就多达50余所(座),而吴县西山则形成了五宫四观三庵十八寺的规模。由于当时社会政治动荡不安,从秦末汉初“商山四皓”到西山,东汉的邓尉隐居在吴县光福开始,许多士大夫、文人趋向山林隐遁生活,他们与高僧、道家等人在热爱自然山水的共同基础上形成了合流,结伴共同游览山水。他们善于用形象思维敏锐观察太湖优美的山水景观,并以生花妙笔,以诗文著作和绘画渲染景物的独特风采与神韵,点化了太湖山水风景。他们投宿寺观,又促进了寺观的园林化发展。

    宋初,吴越王钱俶献地归入北宋,使吴越之地避免了一场战祸。宋时又采取了疏浚太湖水利的措施,加上圩田、荒地的垦辟、耕艺的精良,农业的发展,促使手工业出现了五彩缤纷的现象,梓匠技艺的提高,为园林技术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金兵入关后,大量中原仕族随宋高宗南渡,隐居在太湖洞庭两山,使北方中原文化和太湖吴文化交融结合,促进了“始经山川”以山水审美为中心的风景区建设,使太湖风景区的形成趋于成熟。宋代商品货币的流通又使城市和小城镇空前繁荣,这时印刷术、火药与指南针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同样对太湖流域经济、吴文化的发展和景区开发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北方仕族迁居太湖一带后,带来了北方经济文化,扩大了对外联系及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这一带经济繁荣,并为明、清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朝启用香山匠人主持营建宫廷建筑后,不但“蒯鲁班”名闻遐迩,使香山帮匠人的建筑技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又促进了吴地建筑水平的提高。十分有趣的是,吴地建筑文化在吸收外来建筑文化时,始终保持着自己粉墙黛瓦、素朴和谐的外貌,内部空间精致体宜,庭院因借随机,植物配置气韵生动,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

    在开拓山林风景的同时,从晋代开始,先民们便在太湖周围山水环境中相地建宅构筑庭院,恰如《园冶》所说“园地惟山林最胜,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工之事,入奥疏源,就低凿水,披土开其麓,培山接以房廊。杂树参天,楼阁凝云霞而出没。繁花覆地,亭台突池沼而参差。”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在吴中太湖东山、西山、光福、木渎景区,历史上就曾建有近百座园林。

    古代风景园林的规划理论与实践,和诗、画艺术理论、技法用语是共通的,元代写意画的理论和技法直接促成了苏州写意山水园林的形成,如意境、意匠,外师造化等等理论及诗化景题,画意构图,书法章法与时序、朝暮、令相、物候等动态结合。如《画论》所说:“所谓布置者,布置山川也,铺成大地,创造山川,其远近高卑,曲折深浅,皆会各得其势而不背,则格制定矣。”“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山外有山,虽断而不断;树外有树,似连而非连。”山脊以山石为领脉之纲,“深山大壑纯用石不妨;土山下不妨小石为脚,大山内宜用土山为肉。”“半山交夹,石为卤牙,平垒逶迤,石为膝趾。”“玲珑石多置于书屋酒亭旁。”当然,“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

    历史上文人兴造园林,在运用植物材料和其它造园要素方面想法颇多,创造出入狭而境广、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采用了步移景异,幽深曲折,先抑后扬,题词点景等等手法。传统私家园林的特点“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而精良的绿化配置则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将植物拟人化是我国园林绿化特有的优良传统。比如:松柏显示蒙霜雪而不变的永恒苍劲,人们常把松柏比喻人的品行高洁,竹潇洒挺拔,贞节虚心,梅韵胜格高,柳树婀娜多姿,海棠丰姿艳质,牡丹富贵华丽,菊花操介清逸,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在布置植物群落时应考虑到植物周期性生长规律,选用乔木、亚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和季相变化的色叶、开花植物,使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形成较大规模的模拟自然群落,以达到“一时胜赏”效果。同时继承风景园林与人文因素、品题相结合的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景观和发扬“融情入景”的传统手法。如果说建筑和山石是刚性的,那么绿化配置和水系就是柔性的,只有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良好的绿化配植必然会为丰富景物层次和完善景观增辉添色。根据视觉研究,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对比要鲜明,否则图形就常常会从视野中消失,绿化植物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烘托以粉墙黛瓦传统景观建筑为主导图形结构。由于人的眼睛生理对光谱550nm内的黄绿部分感受最高,绿光刺激视网膜时放电率减少,所以看到绿色时总是那么舒心,而当人们接近这些姿态优美、色香俱全的绿化配置时,绿化植物又成为主导的图形组织结构。

    历史上风景园林由显而隐地渗入到山水田园的欣赏之中,文人以“天人合一”、“返朴归真”为最高审美境界,只求与之协调一致,因而人对自然始终保持着亲近的感情。我们的祖先凭着天才直觉,在历史的风景园林开发建设中创造出了许许多多至今令人称道的风景名胜,但是我们没有资格自豪,这些由原始有机自然观衍生的环境意识——风水观念,是原始形成的人与自然素朴统一思想的延续发展。对于我国留传至今的环境艺术杰作,文学的描写远远多于环境科学的分析。在继承弘扬历史优秀园林文化的同时,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探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以促进我们原始素朴辨证的思维理论获得长足的发展。

    太湖风景名胜区的吴中山水属浙、皖山丘余脉,由天目奔腾至宜兴、长兴,入湖融为诸山,号称七十二峰。沿太湖山丘,从古生代泥盆纪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地质,隐藏着丰富的地质地貌。它们有石英砂岩、页岩、石灰岩、花岗岩、流纹岩等等质地,有紫红色、黄褐色、灰黑色、灰绿色、灰白色等各类色彩。风景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就是这些亿万年形成的自然景物,经过大自然的造化,成为宏观的山水艺术精品,受到文人的尊崇,赋这些山石以灵性、品格。经过造园家的不断实践总结,这些自然界的山石艺术精品,又被引用到园林庭院之中,在咫尺空间营造特有的山林景观,片山多致,寸石生情,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如太湖石,是质地不很纯的石灰岩,被溶蚀成溶孔和溶穴,形成天然的千姿百态的自然雕塑石,这在大自然中是累见不鲜的天工开物现象,“美不自美,得人而彰”。当白居易为当时丞相牛奇章院内收藏的太湖石作记后,“石有族聚,太湖为甲……”妙文一出,一字千钧,既经评定,千古不易。“文因景成,景借文传”,太湖石遂成为传统园林不可缺少的点缀景物。

    在风景、园林开拓、重建或改造过程中,“组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组景的目的,就是根据具体景物特点,有意识地通过空间感受的变化,选择最佳游览方式,使游人得到最好的美学感受。风景园林路因景成,但游路设计不是被动无为的,任何风景园林都有无数可能的“路”供选择,精心规划的游路,就是把景点诗意般地串联起来,成为无声的导游。组景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它既要求画中有诗那样,以视觉形象表现诗的意境,又要求诗中有画,通过游人的联想,强化景观的视觉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吴中风景名胜大量修复古建筑和营建传统园林,使传统建筑技艺也遇到了良好的机遇,当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风景名胜区多为丘陵山地,白蚂蚁对木结构的损毁十分严重;每年夏秋台风也会给这些传统木结构建筑带来灾难;一些重要的纪念展馆防火要求甚严,因此也必须以新的结构材料来替代传统木结构。于是一方面要求传统的建筑形式,另一方对这些传统的厅堂,楼、台、亭、阁也在不断地摸索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目前在传统的屋面结构层也直接用椽子做支架上钉FC水泥板,再浇筑混凝土,既保持了望砖的色彩效果,又替代了模板。在探索运用现代材料的过程中,“香山帮”匠师谙熟传统建筑结构,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去替代一些重要的结构构件。在西山景区林屋洞驾浮阁、苏州盘门姑苏园中的丽景楼、木渎古松园中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等,就是用现代材料和框架结构移植到这些新建的园林景点之中,赋传统的古建技艺新的生命力,这些用现代材料营构的传统风景园林建筑已成为苏州新的著名景点。

    下面,以苏州太湖东山镇的启园、西山镇的林屋洞景区驾浮阁,光福冲山的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苏州盘门景区的姑苏园以及木渎镇的古松园为例,阐述风景园林的景观构思和文化底蕴。

    东山的启园设计时认真探索:游路中主次景物或转换、或停顿,以25米至30米作为理想距离,以这距离欣赏眼前的景物时,第二景物在召唤,各景物的旅游声源经过25~30米空间衰减已互不干扰,这是一段极富于人性的游览距离,设计构思时将它称为符合人性的“一分钟游程”。每一组景观的设计,恰好都在“1∶2.5——1∶3.5的理想画面之中。剖析启园景观的构想,你会发现,当垂直画面的视轴剖面,其景观外缘轮廓所形成的一条弧线,称为“构景曲线”,这条构景曲线自然和谐,它形成的景观也是丰富和完美的。景物随机,层层展开,偌大的花园紧凑不觉其大,小小的庭院宽绰不觉局促,它的成功就在于此。在启园变幻复什的景观之中,启园的改造设计始终把“脉接莫厘七十又二峰,波联五湖三万六千顷”这一特有的地理位置进行强化,把“太湖山水”作为知觉的主导组织结构,经过景物的反复烘托、引导、命名、题词点化,给游人留下强烈的印象。当你登上了东南角土山之巅的晓澹亭,会情不自禁地倾服在眼前的景色之中,启迪着你的思绪。园子里的水和茫茫的太湖是相通的,“杳杳波涛阅尽古今春华”,莫厘峰的余脉蜿延在脚下,“峥峥峰峦铭记万世秋实”,这就是设计时给游览者留下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一种飘然于物外之情,是画外音,是在外形美之上复含有一种崇高的理想,是设计者自己的理想和情操通过作品传达给人们的一种主观精神。”实际上是无法用语言和判断加以描述的一种境界,是对意象的超越。

    风景区的建筑藏胜于露,而露又胜于藏,这是相辅相成的。当自然景物的空间成景对于风景本身已具有支配性的地位时,藏就胜于露;相反,在处于支配地位,本身又不具有支配能力时,风景建筑的露又胜于藏了。西山林屋山巅是湖山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现在驾浮阁已成为林屋洞景区启、承、转、合序列空间景观的高潮,丰富了天际轮廓线,是观赏林屋梅海艺术构图的中心。作为主景建筑的召唤,登高览胜的期盼心情,令游客循着游路随山势左转右弯,秀丽的太湖石似蹬如伏,奇的、险的,疏密有致地显露在登山道两侧,山坡上石隙中红梅、绿梅、果梅,或三或五点缀在其间,铁杆虬枝上,梅花含蕾初放,有血红的、碧绿的、淡黄的、洁白的……朵朵晶莹如玉,山上的梅花和山下十里梅海又如一片片祥云将驾浮阁轻轻托起,在这里,“唯有此阁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如果驾浮阁最大限度地揭开了人与自然脉脉含情的面纱,表现了这样一种无我之境的话,那么,驾浮阁及其四周吴文化统领着的太湖山水丰富的文化内涵,则将会把人们带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层次。“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透过迎着凛冽寒风的梅海,仿佛读到太湖之滨渔耕部落吴文化的起源:夏禹从禹期山到缥缈峰“风餐疏三江,夜宿林屋洞”,治理后的太湖甘露滋润着梅林的茁壮生长;梅林下,二千多年前作为吴国军港的练渎,大部分已沧海桑田,成为现今的一片梅林,是“练渎”沉积着的古吴艨冲将士的鲜血将花蕾染得殷红,绽开的梅花蔑视地嘲笑波殿蟾宫塞林屋导致亡国的昏庸;而“商山四皓”,悟此世之泡幻,藏千里于一斑,开发西山之达观;细数七村八巷九里十三湾和五宫四观三庵十八寺留下诗词赋记的浩淼;掩映在梅丛中古巷老宅又记载着宋室南迁,文化、经济交流后洞庭山的文明和繁荣。

    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太湖光福景区冲山村北山。冲山过去是太湖中的一座岛屿,由于历史的淤积、围垦,早已和西蹟山、潭东联成半岛,冲山村则为光福镇的一个村。抗日烽火年代,太湖抗日游击队依托冲山岛周围连片苇塘,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游击战争,1944年9月9日,日寇纠集了三百余伪军,包围冲山岛。太湖游击队和民兵骨干分批突围时,有31人牺牲,薛永辉等同志以顽强的革命意志继续在太湖芦苇荡中与敌人周旋,整整坚持了20天,9月29日敌人被迫撤走,这就是有名的“冲山之围”。

    冲山北山平静的山岗,高度仅为19米,在风景区规划中定位三级风景游览区。然而,太湖游击队先烈的英灵,唤起人们对这一重大革命历史文化的珍视,2007年,在苏州吴中区老区开发促进会和苏州新四军研究会的共同倡议下,着手方案设计,纪念馆设在山岗岗巅至东北坡湖滨的2.6亩山坡上,由湖滨的碑亭,太湖游击队战士的群雕,纪念馆组成,纪念建筑和雕塑,之间连以宽阔的花岗石台阶,组成呈中轴线走向的一组纪念建筑。纪念馆一层部分为18.6×20.0米的方型平台,平台内展示太湖游击队的史迹和实物供人参观缅怀。平台中央叠起八面二层楼阁,以八角重檐攒尖结顶,因此在外观上形成一层平台三重檐的气势。这里原本低矮的山岗,地理上处于重要地位。本身又不具备支配能力,必须以加重建筑的手段,去实现它的构图中心的支配地位。中国传统建筑从单体上说来,往往是,方型或多边型的重复。就冲山纪念馆来说,当这些纪念性建筑充分利用地理、地形条件,与山体一起组成了比例协调、尺度相宜的建筑群落,所创造出强烈浓重的威严气氛。当你从纪念亭前宽阔的石阶上,向上仰视眼前这一组纪念建筑巨大形象。它会震撼你的心灵,使人吃惊,精神在物质的重量下感到压抑,而压抑之感正是崇拜的起点。风景‘园林艺术不仅替精神创造一种环境,而且把自然风景纳入建筑的构图设计里,作为建筑物的环境加以建筑的处理’。风景建筑作为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偏重于构图外观的造型美,并由这种静的形态美构成一种意境,给人以联想,这就是65年前太湖游击队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人们热爱祖国,努力为国家贡献一切的潜在力量。

    带着缅怀先烈的崇敬心情登上楼阁,山岗苍翠逶迤,掩映在丛林中西北角云峰小寺更加静谧,西南漫山岛似在云雾中岫列的仙山,鱼帆在太湖中游弋飘荡;东岸湖湾盘曲,芰荷丛生,凫鸥翔集;薄暮中渔歌唱晚,堤畔樯桅林立;清晨西蹟山萦青缭白……。由于太湖游击队纪念馆的落成,冲山红色旅游必将提升冲山风景区的品位。

    在苏州盘门景区建造姑苏园,必须将现有优秀景观因素组合到园景之中,把不利的景观因素摒弃在外,也就是古语所说“俗则摒之,佳则收之。”只要组织得当,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分析瑞光塔和盘门的构景要素和区位优势时,瑞光塔如文峰笔立,这在整个东部天际轮廊线上,五十六只戗角层层叠叠,比翼齐飞,是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景观特色之一。盘门恰似伏虎匍伏在园址西南角的丛林之中,虽然她远离园中心达200来米,却成为景区西南隅的构景中心和联络城墙外的古运河、吴门桥的纽带。

    水是造园构景必不可少的构景要素,况且基地中部原来就有不少大大小小的低洼水塘。规划理水时,中部水池达六亩之广,左有来水,右有出水,山后有桃花涧,它们成为姑苏园活泼自如的水系,园中的景观和功能分区就以水池为中心,在它周边进行组团规划布局。在园中山水相袭,山峦、建筑、水面自由契合,水激活了园子里一切构景素材成为组成优美的回环景观的血脉。园中的东南隅紫薇苑畔,竹林下宽阔的河水和山北桃花涧湍桥拍岸的水,交汇在园中六亩水面的大池里,水顺着西南隅岗丘谷地中的河道曲折自如地流淌到城墙脚下,穿过古老的水城门,汇聚到宽阔的运河之中。

    在北部,吴宫喜来登大酒店前,因地制宜将废土堆叠成两座自由奔放的土山,南部拆迁棚户和开挖河道产生的近万立方米的土方就近堆叠了一座土山和高低错落的土墩,这些土山似乎是在不经意之中堆叠而成,然而,它和园子里的水系组合在一起时,恰给姑苏园创造了真山余脉的骨架,宛如太湖山水一角的缩影,为营造以丛植各类主导树种为主的景观林相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地形条件和空间氛围。山林、水系又自然地将园子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园林空间。

    北部两座土山东西绵延近二百米,高度为11米和9米,仿佛玄武高耸,由于构思充分,屏蔽适度,因借得宜,在苍翠的山林烘托之下,改变了原来强邻压境的压抑气氛。当你漫步曲桥,眼前两座山峦苍翠欲滴,三拱相连的廊桥又将两山相连,视线穿过桥廊,乔灌花木层林叠嶂,喜来登吴宫大酒店大堂八面重檐攒尖顶楼阁昂立在两翼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中,尤如云中仙府神阁,使这一组景观的景深一下子延伸了近80米,这可以说是景观因借成功的实例。

    当你从姑苏园南大门入园时,迎面横卧着一座八米高,绵延八十余米的土山,如青山岫列,飞瀑、渊潭、寒泉首先给你一个回归自然,清幽之气,这对缺少山林野趣的苏州古城不乏是一个补偿。走到山前,中部绝壁气势磅礴,山脚止于池边,崖顶体量适度的重檐六角亭12只翼角轻飞,把八米高的土山形成一股上升气势。视线由南向东北望去,瑞光塔又叠影山岗树梢之后,或深秋红叶,或晨曦霞光,或隆冬残雪,颇有郊外山林古寺的风貌。当你踏着汀步,迎面山势维石嵯峨,山下洞穴石罅,石室空中多窍,仿佛进入了花果山水濂洞,穿过蜿蜒深邃的山洞,来到半山腰洞口,视线忽然开朗,俯视眼前六亩清澈的池水,池西:廊抱楼台水映山,池东:塔影广厦重叠深,池北:花涧湍桥映琼阁,曲桥、水廊将“涛隐翠野”联成一组贴水的景观建筑,背后廊桥飞架衔接玄武山峦,远处巧借吴宫楼阁作为北部背景的收头。构筑如此气势,高远山水,平远山水,深远山水等景观,它在景观的组合比例和尺度推敲上是经过一番认真思考的。这里仅以牌楼、塔院、四瑞堂、池水、丽景楼这一轴线的景观剖面来分析,它的景观剖面轮廓所形成的构景曲线是和谐的,从观赏点所看到的每组景观景物都是组合在1:2.5~1:3.5的画面之中,这是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的。

    如果你从景区东入口广场进园,比例适度的牌楼和瑞光塔组成了一组塔影牌楼交相映辉的胜景。入园,瑞光塔高耸入云必然成为姑苏园东部景域的景观中心,为适应这一特定地位的构景需要,四瑞堂及钟、鼓楼一组建筑在总体布局的位置和体量上都显得十分重要,为烘托气氛和使姑苏园中部园景和塔院既联又隔,四瑞堂采用了宋式建筑形式,基座为三重平台,主体建筑和两翼配楼的廊屋相联,从湖对岸丽景楼的不同层次的环廊、看台、水上舞台以及池北岸的涛隐翠野堂,南岸的廊亭向东望去:四瑞堂、钟鼓楼在临水三重平台的衬托下,这一组建筑显得格外端庄和气势不凡,在不同的位置瑞光塔又和四瑞堂构成景观深深的不同画面。当你走到四瑞堂西面宽敞的平台,向西迎面隔湖相望的对景部位——丽景楼,也可以说是瑞光塔东西中轴轴线西部的终端景观,平台到这一区域的丽景楼前,视距一百米。人们的视觉生理只能勉强看清对岸的建筑和景物,在正常情况下,人类观赏对象时,他的视轴并不是完全的水平状态,而是略微前倾3-5°,人类双眼的水平视角为140°,中间60°的范围视野最为清楚,在垂直面上仰视角为45°,俯视角为65°左右,在18-27°之间为最佳视域,由此得出如上所述的构景范围,其主景物的高度应控制在18m左右,也就是现在丽景楼高度控制的依据,这样的景物在南北两座8-11m高的土山和其他景物的烘托之下,有三层轻巧飞檐的丽景楼在宽敞的平台环廊和南北两侧随高就低的抚廊方亭簇拥之下,自然而然地形成雄踞姑苏园西部的景观中心。楼前:周边镶嵌着种满色彩鲜艳花卉的花台,将探入池水中的舞台显得分外灵秀和别具一格,在这里可以上演出各种各样的时代乐章。十二排步步高升的看台,又有两座精致的石拱桥和谐地将水上舞台联为一体,遂使丽景楼成为一座与总体环境相协调的集休闲、观赏和举行城市大中型节庆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丽景楼的西部平台前的市民广场也是一处自娱自乐的所在,尤其喜人的是,由于音响设施位置得当和周围良好绿化配植的吸音效果,使丽景楼前后两组群众演出场地的大型音响设施工作时相互间几乎不受任何干扰,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视觉和音响效果。

    姑苏园在总体布局上,三座土山自由奔放地座落在六亩之广的池塘南北,苍翠欲滴的绿化配植又为姑苏园增加了几分山林野趣,山林之间宽广的场地绿草如茵,山峦土岗用高大乔木作为主导树种以灌木和地被植物相配合,群植或孤植以形成林相丰富,四季色彩变化丰富的山林景观,这种位于繁华都市之中,模拟自然的山林野趣,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将会愈加显于出她的魅力。在如此宽敞的视觉空间,建筑的布局则以完善塔院中轴线和沿湖滨的园林组团进行认真推敲布设,设计时充分考虑借景塔影和其他一切有利的景观因素,以构成独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园林空间和天际轮廓线。当循着山路漫游和登上楼阁游目骋怀,眼前是极具江南水乡色彩的下沉式园林空间,似乎,二千多年前胥江的波涛,随古运河穿过盘门水城门荡漾在姑苏园的池水之中,这正是:‘古城春秋鸱夷荡来胥江口碧波可以涤心’;千年古塔和现代吴宫喜来登饭店大堂楼阁遥遥相对,在历史和现代的文化融合中,‘吴宫塔影丽景叠翠姑苏园瑞光更添怡情’。这就是姑苏园给人传达的文化底蕴。

    苏州木渎古松园是最近修复、建设的传统园林,它是在清末木渎四大富贾之一的蔡少渔宅第基础上修复辟建的第宅园林,因园内有500年的古罗汉松而命名。古松园总占地6292平方米(9.44亩),蔡宅原有建筑占地1313平方米(1.97亩)。这座富贾住宅是略早于东山春在楼的中国文艺复兴建筑类型,它的砖雕门楼上雕刻的历史故事和其他木构件上的吉祥图案,后楼轩梁、栏杆上雕刻的凤凰等图案,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似乎是东山雕花大楼——“春在楼”建筑的前期作品,保护好这座封建社会即将灭亡、资本主义社会萌芽初现时期的建筑,显然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的。辟建的古松园由花园部分和姚建萍刺绣艺术馆组成。花园部分仅2067平方米(3.1亩),设计上采用了周边布局的下沉式空间。在这里只有将灵岩山借景到园内,小园才会宽绰,园内的文化内涵才能和木渎古镇、木渎景区沟通。设计以八种形式120米长的联廊,将六个新旧不同时期、不同功能的建筑联为一个有机整体,联廊高低错落、曲折有致地将小园分割成大小8个庭院空间,它们既分割,又互相渗透,形成古松园独特的变幻空间。而沿着西北围墙堆叠的风韵独具的湖石假山,使小园的山林景观和灵岩山气韵相接,仿佛就是灵岩山的真山余脉。山岩上喷泻的两级瀑布使小园增添了一派生机,瀑布边山岩上“溢香流韵”的题刻,仿佛把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故事和小园联到了一起,假山内双层盘旋曲折,变幻自如的洞穴空间,仿佛是蔡少渔家乡林屋洞的片断。山洞以北是新辟的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联合国授予姚建萍民间艺术家称号)占地3129平方米,艺术馆由二层展馆,在二楼屋顶上缀以箭阁式观景楼台,左侧为三间十界硬山形式的传统厅堂。展馆和厅堂之间,后座为二层办公用房,楼前小院桂花飘香,院前一架曲廊。当人们穿过山洞映入眼睑的是一组空间组合丰富的楼阁建筑群落。展馆内二层为四十多米的环廊,使展馆的中庭空间,由于空间渗透,顿时产生了空间扩大的感觉。在这小巧玲珑的典雅之中,又具有不凡的气度。而陈列着的绣品,都是当今刺绣艺术的珍品。这是同属吴文化的园林建筑和刺绣艺术的最佳结合。“万亩之园难以紧凑,数亩之园难以宽绰。”古松园采取了一系列空间构思手法,充分借景,使小园另有一番耐人寻味的意境。 

    吴中太湖风景园林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保护工作千头万绪,以上探索对于卷帙浩繁的太湖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来说,不过是茫茫太湖中的一滴水,但是通过这些作品,应该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以及当它融入了吴文化三万六千顷的波涛才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文章标签: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