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砖的“添加剂”---桐油|中砖古建桐油金砖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22-02-04 围观:2370次

对金砖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故宫大殿里的金砖不仅外观漂亮,黛青光滑,古朴坚实,面平如砥象一方黛玉,光滑似镜若一块乌金。


且极具使用性,吸水性特别好,夏天冰凉,冬天保暖,最重要的是非常耐磨。


桐油金砖

那么金砖为什么能具有这样良好的性能呢?龙荼古建来带你解密。

防腐防渗“小能手”——桐油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桐油是一种植物蛋白胶,一般通过冷榨3-4 年的桐树籽得来,外观呈浅棕黄色。


生桐油与土籽灰、樟丹混合熬制可形成灰油。紫禁城古建筑内的金砖地面铺墁,有一道能充分发挥生桐油、灰油和光油材料特性的工序,那便是大名鼎鼎的“使灰钻油”。
“使灰钻油”工序规定,在铺墁完的金砖面层上分3次浇筑桐油,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浇筑桐油的金砖地面变得坚固密实,历经数百年光亮如新。
桐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甘油三酯混合物,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干燥性能及聚合性能。当桐油覆盖在物体表面时,其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成分而产生表面膜,从而使得覆盖物得到保护。

古建筑彩绘“冬加土籽、夏加丹”是指古建地仗施工的主要材料“灰油”,在熬炼时,应根据季节性不同调整配比的要点。灰油是用生桐油、土籽面、樟丹粉熬炼而成的。所谓“冬加土籽、夏加丹”是指一年四季春秋两季气候相当,应按一个配比下料;冬夏两季温度差别较大,则应根据土籽面(二氧化锰)和樟丹粉(四氧化铅)和作用,适当增减其配比中的重量。即:配比中主要材料生桐油100四季不变。春、秋两季土籽面为7,樟丹粉为4;冬季土籽面应增1,樟丹粉减1,土籽面与樟丹材料配比为8:3;而夏季土粉面应减1,樟丹粉应增1,土籽面与樟丹材料配比为6:5。其每个季节的总重量之合为111。

熬制熟桐油(灰油)配方和工艺方法:
灰油为处理木结构基层的主要材料,由油工自行熬炼。先将土子粉和樟丹(即红丹)放入锅内炒,使水分完全排出。然后将原生桐油倒入锅内,与土子粉和樟丹搅匀加火熬炼。使生桐油通过土子粉和樟丹在加热条件下的氧化聚合反应成为熟桐油。由于土子粉和樟丹比重较桐油大,容易沉淀,要用木棒和油勺经常搅拌。油开锅时要用油勺扬烟降温,避免起火。当油沫呈现黑褐色时,就可以看油的火候了。试看的方法是:将油在凉水内,如油珠不散,及时下沉即为熬成。要多试多看,一待熬成,要及时将油取出放入铁桶内,并继续扬烟。熬油要做如下准备工作;一是准备大凉水桶,灰油温度偏高时将能放入水桶内降温。二是准备凉油,如果不及撤火或将油取出,可将凉油桐桐如来不及撤火呈将油取出,可将凉油入锅内降温。三是准备好锅盖,万万一起火时用锅盖将火盖灭。  
熬炼桐油材料的重量配比如下:
生桐油:土子粉:樟丹。
春秋季100:7:4。
夏季100:6:5。
冬季100:8:3。
土籽(二氧化锰)
氧化锰亦称“过氧化锰”、“黑色氧化锰”,四价锰的氧化物,化学式为MnO2,fHm(298K)=-520.71kJ/mol,熔点847℃,密度5.026 g/cm3,天然品存在于软锰矿中,黑色斜方晶体或黑褐色粉末,具有四面体晶格,属两性氧化锰,不溶于水和硝酸。在热浓硫酸中放出氧而成硫酸亚锰。在盐酸中氯化而成氯化亚锰。与苛性碱和氧化剂共熔,放出二氧化碳而成高锰酸盐。二氧化锰是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其它可氧化物质(如硫、硫化物和磷化物等)摩擦或共热,能引起燃烧和爆炸。本品与强氧化剂(如过氧化氢)作用表现出还原性。在空气中将MnO2加热至480℃以上转变成Mn2O3,在900℃以上转变成Mn3O4。它大量用于炼钢,并用于制玻璃、陶瓷、干电池等。在自然界中,它以软锰矿、硬锰矿形式存在。它可以从软锰矿中提炼,也可用加热分解硝酸锰或电解氧化二价锰盐等方法制取。γ-MnO2具有活性,可用作电池阴极材料,可消除极化作用。二氧化锰可用作除锈剂、氧化剂、干电池的干极剂和制油漆的催干剂,也用于锰盐制备和玻璃工业。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