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桁、檩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9-05 围观:11024次

桁、檩

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桁、檩

桁、檩放在各梁的梁头上,上承椽子。在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在小式建筑和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中叫,宋代称木专。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桁径按斗口定;小式建筑或不带斗拱的大式建筑檩径与檐柱直径相同。

桁檩按其位置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一)、正心桁:位于檐柱中心线上的桁。

(二)、挑檐桁:正心桁外,承托挑檐的桁。

(三)、脊桁(脊檩):位于正脊处的桁(或檩)。

(四)、金桁:在正心桁和金桁之间的桁,统统叫金桁。依其位置不同,又有上金桁(宋称上平木专),中金桁(宋称中平木专),下金桁(宋称下平木专)之别。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位于特殊位置的桁檩及附件:

(一)、梢檩:指悬山建筑向两山外挑出的檩。

(二)、扶脊木:叠置于脊桁上的构件,断面为六边形。其两侧与脑椽相交,所以需剃凿出椽窝。它的作用是栽置脊桩,扶持正脊,安插脑椽。

(三)、垫板:每种桁檩下面均设有相对应的枋,作为瓜柱之间的连接件,其上皮与瓜柱上皮平。桁檩与枋中间为相应的垫板。

(四)、生头木:在房屋转角处的正心桁(或檐檩)背上需另加一个三角形的构件,叫生头木(也叫枕头木)使檐口线由正身向屋角逐渐起翘。

(五)、替木和攀间:唐代用替木托木专。宋代撩檐木专下或用替木,或用通常的撩檐枋,而平木专和脊木专下使用攀间相托。攀间使由素枋结合替木和斗拱组成的各梁架间的重要连接件,是相邻两榀梁架上的蜀柱间起联系拉结作用的横木。由两材攀间、单材攀间。捧节令拱、实拍攀间等组合形式。这类构件相当于明清时期的金枋、脊枋。檩下只用垫板和枋,合称一檩三件。不再用替木、攀间。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