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风俗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9-15 围观:3876次

徽州,自古为山越族居地,在迁入汉族之前,盛行“蛮民”习俗。只是在中原居民大量迁入皖南山区之后,才真正地改变了山越的风俗习气。古代,徽州人捍卫乡土的观念相当浓厚,这是因为古徽州山林中的土著越民向有"勇悍尚武"之风,加上外来居民入居徽州,他们都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所以,徽州形成了一种“难以力服而易以理胜”的特性,成为安全的避难场所。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见到徽州这块奇特的土地,虽垂涎三尺,但也不得不畏而却步。徽州人的勇敢、进取精神是人所熟知的。徽州居民,自古以来都以族姓为单位,团聚在自己某一始祖或迁祖为中心的区域内,形成了严密的宗族观念。甚至于居住的村落,也以族姓为村名,如黄姓家族的黄村、汪姓家族的汪村、许姓家族的许村,洪姓家族的洪坑、至今仍保持着这种聚居格局。在这种宗族观念的影响下,过去各家族撰修族谱、家谱,蔚然成风。祠堂、古民居、石牌坊是歙县的“古建三绝”。由于浓厚的宗族观念支配,徽州境内建祠祭祖,树碑立传极为盛行,几乎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或分支祠堂,有乡人共建的祠堂、有同姓族人共建的祠堂,也有大族分派所建的支祠。《歙县志》卷一“风俗”中说:“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 古徽州,由于奉行朱熹的《家礼》,礼仪规范甚严,有着森严的尊长卑幼的等级观念,葬礼和祭礼十分隆重。过去对祖坟有一年三祭的习俗,后来经过革繁就简,保留了"清明"节扫祭。 

  徽州的孝悌习俗也相当浓厚,徽州各地耸立的祠堂、牌坊,有许多就是为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贞媛烈女而建的。 徽州浓厚的读书习文风气,风靡整个社会,大家均以读书、登科第为荣,“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在浓厚的读书习文之风影响下,大家都非常注重谈吐、风仪、礼节,因此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


徽州婚嫁


    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定亲后,由男方选定结婚日期通知女方,称“请期”。请期后搬行嫁。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另有童婚、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婚姻形式。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重阳庙会


    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前后举办3天,农历九月初九为正日。这天,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落唱到日出,通宵达旦,煞是热闹。建国后,庙会成为地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会。 

上九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庙会期间,举行游神、祭神活动,搭台唱戏,各地商贩亦前来赶会,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和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抛绣球 


    近年来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给夫人、小姐们歇凉观景用的。如今人们把它作为抛彩球的绣楼,则别有一番清代小说中的“抛彩球择婿”,而且给游客一个“喜兆”,中彩球的游客,将会幸运长驻,万事如意。

目莲戏 


    徽州一古老剧种,流传于黄山市各地及邻县,尤其盛行于祁门、石台一带。该戏剧本《目莲救母劝善戏文》,为明代祁门人郑之珍编撰而成,分上、中、下三卷(100折),故事主要写傅相之妻刘青提,亵渎神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救母心切,遍历地狱十殿,终于母子团圆。旧时每逢夏历闰月之年,徽州民间多演此戏,以求驱邪避灾。  

抬阁 


    流行于休宁、屯溪的一种民间游艺,又称“抬角”。抬阁共分上、中、下三层,将俊俏儿童装扮成一出出故事造型,安置在三层抬阁上,底盘由四至八名彪形大汉抬着。抬阁的四周用纸扎成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巡游时彩灯内点燃蜡烛,映照着服装鲜艳的儿童,远远望去,酷似天仙下凡。抬阁上的人物不唱不做,但配上鼓乐开路、锣钹断后,热闹非凡。今屯溪隆阜还经常组织抬阁队上街,近年创作了《戴震还乡》,以纪念一代宗师。 

叠罗汉 


    流行于歙县叶村的一种民间游艺。表演时演员下穿红彩裤,上身赤膊光膀,面部绘有脸谱。演员均为男性,表演浑朴粗犷。演出前举行祭台仪式,焚纸烧香、罗汉扫堂,然后从演员相继登台或在广场上表演。演员不说不唱,在大鼓敲击的简单节奏下,分别表演童子拜观音、斜角旗、仙人桥、石猴出山、六柱牌坊、凉心水阁、水帘洞、刘海戏金蟾等造型。表演时先易后难,特别是水帘洞中演员的筋斗及六柱牌坊20余位演员叠成的六层造型,最为精彩。 

跳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于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降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来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近年来,歙县郑村镇的堨田村,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这项活动,煞是热闹。 

仗鼓舞 


    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又名“得胜鼓”。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此舞由数十人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仗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脆的响声。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纛,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钹 舞 

  这是一种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表演者随自己的手段和架式,前后旋转,上下飞腾,左右翻舞,动作娴熟,节拍得当,分别表演“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钹舞于清末流传于歙县南乡武阳一带。表演者方德法秉承父业,堪称皖南一绝。 

麒麟舞 


  麒麟是我国图腾中的瑞兽,它的出现,象征着国运昌平,政通人和。麒麟舞是流行在徽州歙县富竭承狮村一带的土风舞,麒麟造型独特,音乐、舞蹈古朴,气氛欢快,不愧是一朵富有泥土味的杂耍之花。 开始时,在悠扬的萧管乐曲声中吉神、财神、魁星相继登场,各将“国泰民安”、“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颂词,吟诵一番。接着,由金童引导麒麟,连翻筋斗而上。麒麟头大如箩筐,独角,圆眼,狮尾,麟体,额上贴着“丰”字,躯壳雄壮,由两个壮汉支撑着,跳跃滚翻,大抵和狮舞类似。表演程式有“望月”、“玩宝”、“献宝”、“献玉书”等。 据说,这种舞在民间流传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从麒麟的古朴舞蹈程式里,可以领略到旧时徽州人的一些乡土气息。 

狮子舞


  徽州狮子舞历史悠久,盛行城乡。主要用竹、木、膏、泥、铜片特制狮头,绸缎、苎麻染织狮衣,由二人穿戴装扮表演。表演时有狮童或魁星以彩球诱狮。有狮童的母狮要生小狮。表演有“显脸”、“跳四门”、“狮子啸天”、“金扁担挑水”、“登桌高翻”等程式。 狮子舞以抑扬顿挫的锣鼓点子为演出指挥。气氛浓烈,戏噱风趣。除了在舞台上演出外,还可在地摊、街头,屋堂、店堂演出,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蚌壳舞 


  用竹制骨架,纸糊蚌壳两片,扎在蚌壳心内饰演的姑娘身上,开则能见人,合则人上身不见。表演人数不等,以丝、竹乐为伴奏,踏拍无声漫舞,戏弄一欲捕获她们的老渔翁,但终为老渔翁所捕获,非常风趣。

徽州丰富的文献资料告诉我们,徽州社会环境的状况决定了徽州民俗如下三大特点:

 
     1.聚族而居。赵古士《寄园寄所寄》云:“新安各族聚姓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了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环;干丁之族,未尝散处;干载潜系,丝毫不紊。”诚然,徽州府辖内的社会组织都有严密的组织性和持久性。如黟县:“黟地山逼水激,族姓至繁者不过数干人,少或数百人或百人,各构祠宇,诸礼皆于祠厂行之,谓之厅厦。居室不能敞,惟寝与楼耳。族各有众厅,族繁者又作支厅,富庶则各醵钱立会,归于始祖或支祖曰祀会厅,为会惟旧姓世族有之。”又如绩溪:“深山大谷人,皆聚族而居,奉先有千年之墓,会祭有万丁之祠,宗祠有百世之谱。”《歙县志》说:“家多故旧,自六朝唐宋以来,干百年世系比比皆是。重宗谊,修世好,村落家构祖祠,岁时合族以祭。贫民亦安土怀生,虽单寒亦不肯卖子流庸。”《休宁县志》则在介绍此种特殊的社会风俗明显不同于通都名郡,还指出朱熹在徽州人看重宗谊、聚族而居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姓也而干丁聚居,一坏也而千年永守,一世系也而千派莫紊,率皆通都名郡所不能有,此岂非淡道讲学,沐浴紫阳之所遗欤?” 


     2.崇文重教。隋唐以前,徽州前辈均“以材力保捍乡土”。约在唐黄巢之乱以后,中原士族避难南下进入徽州。“于此益尚文雅。宋兴名臣辈出,多为御史谏官。自朱子而后为士者,多明义理之学,称为东南邹鲁。”浓厚的读书习文风气有“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之说。由此,我们还可以看见风俗与文化的关系。儒学大兴影响着风俗习惯的雅化,大家讲究谈吐、风仪、礼节,原来粗陋、野蛮、鄙俚的习惯渐渐改进,儒家的道德规范也渐渐为徽州人所接受并进而顶礼膜拜。当然,这与徽州人悠久的读书传统和中原望族后裔较多等原因也有关系。 


     3.徽州风俗内容丰富多彩,难免鱼龙混杂。其中鄙陋丑恶习俗亦复不少。“泥于阴阳,拘忌废事,且昵鬼神,重费无所惮”,即是于时于人都无甚补益的恶俗陋习。为了让家庭后代事业兴旺,四季平安,有能力的人家无不看重风水,用迷信的方式测定时辰、建房位置、墓地方位等,特别注重墓地(徽州方言谓之曰“风水”)的选择和保护,安葬死者必定要请风水先生,设法寻觅风水宝地,用罗盘煞有介事地确定方位,在墓地上大做文章。历史上几次大的宗族械斗均与争一块风水丸地有关,有的为争一块墓地,不惜倾家荡产,重金贿赂官府。另外,佞佛教,信鬼神,闹丧事,兴斋醮,厝棺木,建淫祠,溺女婴,破血弧,赶吊神等陈风陋俗都在古徽州社会上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综合起来说,徽州民俗的形成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文化交流与文化批判的过程。山高岭密,陆路上的封闭性,与溪多水急,水路上的开放性,造就了徽州人内紧外松的处世风度。他们既有山一般的坚定信念,也有溪流一般的不满足于山居生活.急切向往外部世界的开放胸怀。所以,徽州这个高移民区域,一千多年以来社会风俗兼收并蓄却又古风犹存。宋代罗愿《新安志·风俗》说:“黄巢之乱,中原衣冠避地保于此,后或去或留,俗益向文雅,宋兴则名臣辈出。”这里所说的“俗”显然不是中原习俗的简单移植,它必然要求依据古山越风俗的“底层”。就是在徽州今天的风俗生活中,我们还依稀可见山越民风的古韵。像春祈秋报的古戏台、山越麻绣、祭请山公、山民穿纸衣、叠罗汉、板凳龙等民俗文物与民俗活动都还残留山越遗风。但是,唐宋以后,徽州风俗与域外习俗的差异越来越小,“益向文雅”,开始注意与统治中国文化思想的儒学教义相接轨,逐渐形成了以朱子家礼为正统的具有徽州特色的民风习俗。

       徽州社会由东越而山越,由新安至徽州,漫漫历史长河中徽州风俗到底有多少类、多少种?它们各自有何特征与表现形式?这是一些有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有人把徽州风俗分成七大类,即社会民俗、物质民俗、仪礼风俗、岁时风俗、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民间文学。也有人将徽州风俗分成生活习俗、饮食习俗、仪礼习俗、时节习俗、民俗游戏、民歌、民间传说、民俗信仰、民间组织等九种类型。还有人将之划分为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行旅民俗、乡村与城镇民俗、人生礼仪、婚姻民俗、丧葬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民间游艺信仰民俗、民间文学的民俗事象等多种类型。目前尚无定况。这里撷取部分主要内容作一简要说明。

 
(一)建房风俗 


     古徽州建房有别具一格的传统旧俗。农村建房很讲究“风水”,认为房屋的大门忌对烟囱,立门对烟囱就在大门楣上挂上镜子和剪刀,谓之“解煞”。也忌讳门前行走的大路走向正对着自家大门。

 
     徽州民居一般先由木匠立屋架,然后才盖瓦封墙。立屋架这天是个大喜之日,亲朋好友都要来祝贺。屋架中有根正梁,是非常讲究的。砍伐时,拴绳牵挂,并用木马承托,不能落地。上梁时,披红挂彩的正梁两端插着金花,架在木马上,切忌人从梁上跨过。面前摆着猪头、鱼、鸡和其他供品,并点燃一对蜡烛,由房东—卜香祭梁。接着木匠撒着五供谷,口念赞词,手提酒壶,四方祭灵。赞梁仪式结束,撤去供品,在鞭炮声中上梁。木匠又有一番礼赞,众人齐声喝彩。上梁日,要当天盖好屋瓦。

 
     徽州民居在屋檐下面和门、窗上面,还有个小屋檐,这叫“短檐”。绝大多数都设有“天井”,三间屋的“天井”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设在厅中,这种设计可以使屋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但不足之处在于冬天冷,雨天潮。据说“天井”的设计跟徽商有关系。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外流,就造个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流向屋外而顺笕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归堂”,图个肥水不外流的吉利。 


     徽州民居的屋顶四周均用高墙围起,谓之“封火墙”。内部结构一般是:进门为前庭,中设天井,后设厅堂。厅堂后有中门隔开,设一堂二卧室。堂室之后又是一道封火墙,靠墙设天井,两旁建厢房,这是第一进。第二进的结构为一脊分两堂,前后两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间,堂室两个。第三进、第四进或者往后的更多进,结构都是如此。 


(二)私家园林 


     徽州的私家园林都是因地而筑,布局精巧,配以池水、假山、嘉树、花径、小榭、亭阁等组成一片很幽静的小天地。其室内摆设极为雅致。一般正堂挂有中堂、对联,两边板壁上挂四幅条屏,加上八仙桌、太师椅,很是文雅。讲究一点的处处以木雕装饰,在梁撑、窗衣、阑子门上的木雕尤其精致。上堂檐口两柱檐撑的图案一般是:左边雕“松鹤图”,右边雕“椰鹿图”。图为镂空雕,立体感强。有的在两厢阑子门上端雕刻“麒麟戏凤”、“鹤舞雄狮”、“喜鹊登梅”、“百鸟啼呜”、“锦鸡蚺戏”、“花鹿呈祥”等图案;有的在阑子门上的阑棍栅上还雕上各种字样,如“寿”、“福”、“万代荣华”、“竹繁松茂”等;有的还雕有情节故小人物有表情,活动有氛围,表现得精巧细致,令人叹为观上。

 
     徽州的私家园林虽不如都市或宫廷园林的规模宏大,但却显得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由于建筑棱角突兀,极不规则,入在其中感到宽大广阔,而外面人只能窥其局部,因而极富谐趣。 

     徽州的民俗物什,旧时,徽州家庭的日常用具多数是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有的还留有古老的样式,极富地方特色。尤其特别的要算以下几种。


1.茶筒


    徽州山民上山下田常用茶筒装水解渴。这种茶筒选用陈年毛竹两节半锯制而成,其中两节打通装水,半节锯成嘴形,钻个小孔,小孔用小木塞塞着。饮用时,拔出塞子即饮。有些地方还将茶筒改进成装菜的菜简。

2.火桶


    每到冬季,徽州人家家户户都生起火桶当作坐具。这种取暖坐具一般80厘米高,直径30一50厘米长。桶内放一盆木炭灰火,木桶中间隔着一块用木条或铁丝做成的隔板,桶的上面三分之一部分是一块中间掏了些孔洞的木板,人就坐在这块木板上烤火取暖。

3.火煺


    徽州人随身携带的烤火取暖用具是火烟。火烟制作比较精致,外壳用竹篾编制,篾丝细扁而光滑,有的还编成花纹,好似花篮。内装一只陶制或白铁皮制作的火盆用于盛炭火。每只火烟都附有—双筷状火箸,有铁制的,有铜铸的,有的还有花纹字样,插在火姻提手上用于拨炭火。火烟还有铁丝或铜丝编织的火烟盖用以防止衣物掉入火蛐内烧毁。

4.独轮车


    山区弯弯小路造就了徽州独特的运输工具—  独轮车。它用杂木条制作成“八”字形车架,头小尾大,中间安装单轮,车架两边伸出,便于放置运输物,两根手柄稍长,连接两柄是一扁平麻织布带。推车时,布带套在颈肩上,两手扶住车柄,两脚外撑,保持平衡,稳步向前。

5.哨棚


    徽州的苞芦地、西瓜田里常常有高脚棚。这种用木棍支撑、树皮或茅草盖顶的简陋建筑,就是山里人守夜和休息的地方,俗称“哨棚”。它顶尖底大,几只高脚使底部远离地面,既可防野兽、毒蛇,又能防潮防水、挡风遮雨。体积不大,只有一张床铺大小,却是守山人敲梆驱赶野猪、山猴、松鼠的坚强阵地。

1.食 


    通常以大米、玉米、小麦为主。大米喜籼不喜粳。籼米或糯米有时磨成米粉做米锞,拌以芝麻、南瓜、蔬菜、艾捎等。一年四季均可做的素色米锞,有的用木模做成各种动物、花卉,有的制成“福、禄、寿”等字样,有的以各种颜色点染,有的甚至题以吉祥诗句。米锞制成,用水浸泡在缸里,随吃随取,可烤、炒、煮,非常方便.极富地方特色。土米—般是磨成粉,以玉米糊、玉米锞、石头锞食之。小麦亦常磨成面粉以面条、塌锞、绿豆兜、馄饨、包饺食之。另外,小杂粮有高梁、小米、黄豆及薯类、瓜类。 

2.菜肴 


    徽州人常吃的蔬菜有:羊角、丝瓜、葫芦、青菜、茄子、辣椒、苋菜、韭菜、芥菜、莴苣等;野菜是徽州人爱吃的菜肴,蕨菜号称“山菜之王”,竹笋是山区不可缺少的菜肴补给,还有香菇、木耳、金针菜、马兰头、荠莱、马齿苋等都是徽州人爱吃的山菜。徽州人常吃的荤菜有鸡、鱼、肉、蛋等与山溪特产鱼、虾、龟、鳖。其中尤以徽州石鸡、徽州镢鱼、青鱼、斑鸠等为珍贵。另外,徽州圆子、徽州毛豆腐、徽州爆青螺等菜肴亦是极富地方特色的。 

3.待客 


    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很重视热情待客。一般客到先敬茶,再打三个鸡蛋冲碗鸡子滚水让来宾吃,然后陪客人边品茶,边交谈。请客人吃饭,通常是四个冷盘五个炒菜、四 个大菜外加一个汤。上菜的顺序也有讲究,先上冷盘,然后上鸡,再上热炒,之后,间或上几道甜食或点心,然后是大莱和汤,最后才是鱼。这个顺序俗称“鸡头鱼尾”。开宴的时候,由主人先敬酒,随后宾主互敬。端杯敬酒时酒杯碰响,必须干杯,不干不落杯,干后要亮杯。徽州人喜欢用自制的糯米“土酒”温热后招待客人。

文章标签: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下一篇: 徽菜文化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