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姓氏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9-14 围观:3179次

【山越】泛指汉末时期史称的徽州居民。大禹时代前后,徽州土著先民民属三苗族和古越族。公元前217年,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到汉末时期,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山越的主要首领有歙县的金奇、毛甘,黟县的陈仆、祖山。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 

【三大迁徙】指晋、唐、宋时期,北方氏族迁居徽州形成的三大高潮。第一次迁徙值两晋之际,当时北方遭"永嘉之乱",形成了北方人口南徙的第一次高潮,来徽定居的有程、鲍、俞、余、黄、谢、詹、胡、郑九族。唐代中原发生两次大的战争,中唐的"安史之乱"与唐末的农民战争,造成了连年兵战,出现第二次北方人口南徙的高潮,来徽定居的有陆、陈、叶、孙、洪、罗、舒、姚、赵、戴、康、施、冯、夏、李、朱、潘、刘、曹、毕、王、江、许、廖24族。两宋之际,北方遭"靖康之乱",形成第三次人口南徙高潮,此阶段来徽定居的有柯、宋、张、周、阮、杨、蒋、刘、饶、马、滕、孔、徐、吕、韩15族。 

徽州氏族主要来源于北方,明代以前可考的大姓有57个,主要有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号称“新安十五姓”。这些姓氏在古徽州六县均有分布,且分布点多。明代嘉靖年间编纂的《新安名族志》记载,汪氏在歙县有20处、休宁38处、婺源14处、祁门17处、黟县11处,共100处分布点。这些大姓迁居徽州的历史早,在徽州历史发展过程中贡献大,影响深远。

    中原大族迁徽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封闭型的徽州地理环境,为北方躲避战乱的理想地方;二是外地来徽任职的官员,迷恋徽州的大好山水,留居不归;三是失意仕宦或贬谪文人,将闭塞、景美的徽州选作隐居之地。

【徽州八大姓】对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的通称。

【程氏】古徽州八大姓之一。东晋初,程元潭出任新安太守,遂居屯溪区篁墩(原海宁县黄墩)。元潭是徽州程氏始祖,传十三世为程灵诜,南朝陈赠镇西将军,卒谥"忠壮公"。古徽州六县程氏均为程元潭之后,形成以篁墩为中心向邻近各县散居的状况。古徽州程氏名人主要有宋学者程大昌,明文学家程敏政、制墨名家程君房、数学家程大位、武术家程冲斗,清学者程瑶田,辛亥革命志士程家柽等。

【汪氏】徽州八大姓之一。197年汉龙骧将军汪文和避乱渡江南迁,孙策授其为会稽令,遂居于歙县,为徽州汪氏一世祖。其十四世孙汪华生有九子,后裔在境内分布最广,故人称"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之后"。歙、黟为汪华长子建和第八子俊之后;婺源、休宁、祁门为汪华第七子爽之后;绩溪为汪华第九子献之后,构成徽州汪氏放射形分布。屯溪靖阳节等古徽节令盛会中所抬神像中的汪公、二相公、九相公等,便是汪华及其第二子、第九子。古徽州历史上的汪氏名人主要有宋宰相汪伯彦,元末明初理学家汪克宽,明医学家汪机、戏曲作家汪道昆,清画家汪士慎、数学家汪莱,民国国务总理汪大燮、画家汪采白等。

【吴氏】古徽州八大姓之一。汉初长沙五吴芮第三子浅,封便顷侯,析居黟县,是徽州吴氏一世祖。传六十一世为吴少微。徽州吴氏一般以吴浅为远祖,少微为近祖,均为少微之后。古徽州历史上的吴氏名人主要有明代医学家吴昆,清代医学家吴谦、艺匠吴鲁衡,近代女画家吴淑娟、著名学者吴承仕等。

【黄氏】徽州八大姓之一。东晋初考功员外郎黄积任新安太守,卒葬郡西姚家墩。其子黄寻庐墓于此,在此安家,改姚家墩为黄墩(今屯溪区篁墩),成为古徽州黄氏一世祖。古徽州历史上的黄氏名人主要有明清时期歙县虬村的黄氏刻工、清末篆刻家黄士陵、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等。

【胡氏】徽州八大姓之一。东晋时迁入歙县,至六世祖胡明星居黟,仕梁为太常卿。他见黟县城外荒田末开,自勘地形,捐资募工,兴建柏山碣,开挖引水渠道,自北向南长5公里,穿城而过,溉田千余顷。民感其德,立祠于冈上。唐代黟县出现"十里无余姓,田庐共一村,四时瞻庙貌,尽是太常孙"的盛况,此为徽州地真正胡氏。唐末有李氏宗室唐皇子明经公李昌翼之后李宗荣,唐亡,为避祸冒姓胡,迁居婺源县考川,称明经胡,以区别于真胡。古徽州历史上的胡氏名人主要有宋文学家胡仔,明艺术家胡正言,清制墨名家胡天柱、著名商人胡光墉,当代著名学家胡适等。

【王氏】徽州八大姓之一。唐末黄巢起义爆发后,王氏避乱迁入徽州,一支居歙县王村,一支居黄墩。古徽州历史上的王氏名人主要有五代文学家王希羽、清代政治经济学家王茂荫、辛亥革命志士王文藻等。

【李氏】徽州八大姓之一。五代时,唐宗室后裔李德鸾仕南唐,官散骑常侍,携家迁歙,为徽州李氏始祖。徽州历史上的主要李氏名人有明代艺术家李流芳、清代医学家李文来、近代艺人李文俊等。

【方氏】徽州八大姓之一。西汉末,丹阳县令方竑因王莽篡权,为避乱,从河南迁居歙县东乡,成为徽州方氏始祖。古徽州历史上的方氏名人主要有东汉名宦方储,唐代农民起义领袖方清,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文学家方回,明代医学家方有执、制墨名家方于鲁,清代文学家方士庶、戏剧家方成培等。

【新安十五姓】对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的通称。这十五姓在古徽州属六县均有分布,分布点多,《新安名族志》记载汪氏在歙县有20处、休宁38处、婺源14处、祁门17处、黟县11处,共100处分布点。迁居徽州历史早,在徽州历史发展过程中贡献大,影响深远。

【新安江移民】指新安江水库库区居民的迁徙安置。1955年电力工业部选址淳安县铜官建新安江水电站。按设计要求,电站水库大坝前水位108米,要淹没淳安、遂安两县县城及八个集镇,1377个自然村,30万亩耕地,移民28万人;淹没歙县167个自然村,2.5万亩耕地和茶园,移民3.6万人。为妥善安置移民,淳安、遂安、歙县相继成立了移民安置委员会,负责移民工作。1956年11月,淳安县首批移民171人迁桐庐。1958-1960年,新安江水库蓄水发电,掀起移民高潮,三年共移民196823人,其中歙县移民12481人。迄至1985年,所有移民安置完毕。移民主要安置在安徽屯溪、绩溪、旌德、歙县、休宁、祁门、黟县、泾县、太平、江西景德镇、宜黄、崇仁、南丰、安福、万安、波阳、乐平、黎川、德兴、婺源、浙江桐庐、富阳、德清、金华、常山、武义、龙泉、建德、临安、兰溪、开化、衢县、遂昌、云和及青海、新疆、宁夏、山西、黑龙江、北京、江苏、上海、四川、福建等地。新安江移民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对每位移民国家都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并帮助移民开发山水资源,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太平湖移民】指对太平湖(即陈村水库)淹没区居民进行迁移安置。太平湖区西起乌石乡船渡,东至新明乡浮溪口,东西长60公里;南北最宽处6公里,最窄处仅200余米。全部淹没 区涉及11个乡、520个自然村,迁移人口1.32万户、5.66万人。拆除民房4.78万间、公房11.97万平方米,中学八所、小学29所,小型水电站四座、电力排灌站33座,输电线路13公里、广播线路290.9公里、邮电线路122.3公里,淹没耕地6.68万亩,淹没道路总长1719.5公里,淹没桥梁376座、涵洞291座、渡口34处。移民共分三次迁移,共迁移13163户、56576人。第一批从1958年10月始至1963年初止,实际迁移2592户,8847人,主要是就近后靠;第二批从1969年9月始至1972年汛期止,迁移7989户,41307人,其中就地后靠的占70%;1983年开始第三批移民,至1986年结束,实际迁移1633户,5020人。三次移民迁往外县的5873人(其中迁往石台县的有5753人);在原太平县境内就地安置的42761人。为了解决移民有交通、生活问题,恢复生产,政府积极鼓励开荒造田、造林,扩大耕地面积。至1980年止,原太平县移民区共造田3841亩,开拓荒田1508亩,旱地改水国2650亩,造桑园6125亩,植漆树1022亩,造茶园6125亩,造油茶林103亩,总计新垦可耕地2.22万亩。并在国家水电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支持下,先后将大(渡口)岩(寺)公路改道由大桥经焦村、贤村、桃源、清区等移民区,过提壶岭,由石台县六都至青阳沙济接原线路。并陆续接通新华至沧溪、新华至永丰、永丰至祥符、桃源至乌石、乌石至和平、仙源至新明浮溪口、甘棠至尤门等公路。同时开辟华龚至新华、绍岭、沧溪、龙门、广阳、上坡、乌石湖区航线,购置四艘客轮,改善水陆交通。
文章标签: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