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建筑审美文化的特色

来源:古建网 发布时间:2014-09-14 围观:2985次

 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内,遗存着大小不等的五千多个明清村落,展示着徽州建筑审美文化。挖掘徽州建筑审美特色,对于今天的城乡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在理念层面,道家的“美在自然”说与儒家的“美是中和”说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两大理论支柱,这同样成为徽州人审美的主旋律,徽州审美文化创造的主格调。我们知道,徽州文化的哲学源泉是孔子的先秦儒学,徽州审美文化发展的主线是传统儒学。围绕着儒学理念和理学内涵,徽州人把审美触角延向社会各个方面,通过以物比德,以道而器,将至善的德行、诚信的圣条、睦族的礼让贯穿其中,成为一种人生哲学和审美态度,将审美生活化、世俗化、形象化,使道德的“善”、伦理的“孝”、心境的“和”成为生活中“美”的实质内容,成为衡量美与丑的一个基础性标准。

    古代徽州社会,儒、道、释以及原始鬼神信仰和英雄崇拜并存,但儒家思想一直处于上风,占据审美文化的主流。儒家提出的“中和之美”和“中庸之道”,要求适中,达到恰当而不“过枉”、娇情又不失态、艳俗而又不庸俗,对人避免困境中走极端和看问题片面性起了相当影响,儒家“中和之美”理念被社会共同认知和宗族普遍接受,也使比较极端的宗教审美在徽州失去了市场。徽州人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和神秘世界,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融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将其抒发在具体的审美物象中,满足在日常心理和伦理的社会人生中。在恶劣的生存境地中,矛盾与冲突不断,焦虑与抗争不绝,“忍”是最好的现实面对方式,“忍”一度成为徽州人审美选择的常态,徽州到处可见“百忍图”、“忍心堂”、“忍字照壁”等审美文化载体。忍的审美效果是“和”。徽州审美文化中祭之器、礼之乐、食之味、居之所、行之道,都带有“中和”色彩,从“中和”概念中引伸出 “对称”、“中轴”、“中心”、“中规”、“和混”涵义。所谓“和”,包含有“寓多于一”和“平衡适中”双重涵义,都强调美的多样统一性,也就是“调和为美”。徽州人在接受这种审美理念的同时,提出了“崇和尚善、情理统一”的审美理想,通过对宗法礼乐之度的把握,建筑格局的定位以及秩位之要的发挥,强调以善为美,以和至善,以忍为怀,强调通过读书强化人的内在美,通过训导注重人格美,从而形成了以宗族社会之“和”为特征的伦理美学体系。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地联系统一起来,把中国儒学推上了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徽州成为这一理论变革的实践基地。作为一种“思想先行”的传统意识,朱子理学美学的“文化影响”深远,其审美哲学中的伦理化倾向,表现为艺术的政治化和人格化,以及审美的伦理功能化,朱熹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把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严重地禁锢了徽州人审美思想的突破,故而在徽州建筑、色彩、格局、装饰中留下了许多“徽州禁忌”,这影响到审美坐标体系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讲,朱熹的伦理化审美是有很大缺失的,并不是一种完整意义的“美”。

    “中和之美”作为儒家文化的理想是美的极致。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庸”。 “中”可以理解为中正、合宜、正确,“庸”可以理解为有用、常、平常三种意义,简言之,就是理智与情感、天性与人性的合一,张弛有度,外修内中。中庸是“和谐”的健康状态。中和的审美思想和审美心态统治着徽州村落主人,是徽州人宗族自治的灵魂,甚至决定了村落规划的布局、建筑的形制、行为的秩序、契约的精神、村风的品质,从而决定村落街巷与山水关系的模式、人在居室空间中的定位。徽州村落是中和之美智慧的集中体现。在社会属性上,民居建筑讲究“天人合一、聚族而居”;在自然属性上,把握“枕山面水、随形就势”;在宏观布局上,突出“中正规律、错落有致”;在微观设计上强调“外简内繁、淡雅有韵”。从精神层面来说,无论是个体或是社会、大人或是小孩、男人或女人,行为规范,各守其职,起居不紊,举手投足之间呈现出温文尔雅之美。这温文尔雅是中和的外在表现形式。徽州人家楹联“传家礼教悖三物,华国文章本六经”,“事业从五伦做起,文章自六经得来”,可见,这些审美思想已被徽州人普遍接受,这些审美题材或素材成为名副其实的“儒教美学”。

    儒家思想认为,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会导致“失和”,从而会打破情绪的平和,这样是不美或不适的。这种审美取向反映在设计上,就要求设计作品应让使用者在精神和心理上达到平衡或平和,不能显得突兀,不能让组成事物或概念的任何一个对立方面走向极端。徽州明代家具设计中,造型方直而细部微曲,木料硬朗而纹理细腻,骨架纤细而整体充盈,感觉沉稳,讲究对轴,这种设计理念对游走于对立概念两端的 “中和”的把握,就是徽州人对儒家独特的中正颐和美的生动演绎。

    徽文化的“中和”是“天人合一”,即“人的自然化”,这种思想反映到美学观念上,就是认为通过模仿自然来表情达意的各种艺术形式要能将自然、宇宙与人的性情、道德联系起来,并在事物上体现出人们对于人、自然、宇宙之间关系的理解,使人成为自然审美的一部分。村落龙脉局势,水口园林风光,四季对应节庆风俗,粉墙黛瓦的色彩,均出于自然,又顺其自然,一切审美表达又高于自然。在这个“中和”境界中,一个家族,可耕可读;一个徽人,亦贾亦儒;一个老宅,可以数代人共享。聚族村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睦族是最高审美理想。在中和之美理念指引下,徽州人伴随四季轮回,日出日落,可听花谢之声,可品水流之韵,可闻秋叶的枯荣,可读雪化的诗意,可见人的从容与自然的淡然。

注:投稿和图片来源原作者配图以及网络互联网,如有侵权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浙ICP备13025679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499号

Copyright©2003-2023 www.gujian.cn 杭州龙荼园林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咨询热线:13588139888

龙荼在线客服
古建网 茶楼网